2012-10-30

《五台山》大雄宝殿| 青铜瓦片· 抄心经


湛山精舍於20121021(星期天)下午,在湛山精舍五觀堂舉行第四次銅瓦抄《心經》活動
。。性空長老在抄經之前向大家做了開示:釋迦摩尼佛說般若22年,《心經》包括了六百卷的《大般若經》的綱要,代表了佛的法要、心要;唐玄奘到古印度取經歷經艱難,全靠《心經》的護佑才能完成使命;希望大家以至誠心來抄,生般若心,同證佛道。達義法師開示說:抄經要用心來抄寫,要做到隨文入觀;抄經首先心不要亂,慢慢抄,鍛煉定力,同時觀想,心不要有任何雜念,以清淨心、歡喜心、殊勝心來抄;抄經時身要端正如法、清淨莊嚴,做到身口意三業清淨,就能增長一分清淨心;抄經也是一種定、一種禪修,通過抄經活動能使身心得到清淨。如願法師也開示說:抄經是出家人修行的一項內容,所以抄《心經》完全不同於在家操心;經代表了經藏,希望大家通過抄經深入經藏、智慧如海。
。。。由於加國五台山工程浩大,銅瓦抄《心經》活動將持續舉行,直至加國五台山大雄寶殿封頂為止。期盼大家繼續發心護持,報名參加、功德無量,阿彌陀佛!
谨订于: 明年(2013)、3月、24 在湛山精舍舉行的第三年(第五次)銅瓦抄《心經》活動。

2011-12-01

卍纪念【觀世音菩薩】聖誕 ※ 抄经法會良辰 2011/03/20(日)


 卍敬此與衆恭瞻仰三宝之恩德
·樂渡長老致予加国五台山大雄宝殿銅瓦顶上遗留心经·墨宝一图

2011-09-13

北美湛山四十餘載 · 高僧之德贊嘆不已!

Œ·X 真空妙有 W
Œ·X 化煩惱為菩提W
|按题收听[樂渡長老開示]||


 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|紅塵利他九十載 * 弘法度生八十秋|
|移美高僧半世紀 * 延歲譯經半世壽|



2011-08-11

Click on to view - 按圖閱讀



Bronze Shingle on the Roof
10 000 Rose Wooden Buddhas Statues in the Main Buddha Hall of Wutai Shan
(Peterborough)

2011-06-21

戒 殺 放 生

参考《 戒 殺 放 生  》资料网:
按古人的《 戒 殺 放 生 詩 偈 》如是警世:
     1.  鄰雞夜夜競先鳴,到此蕭然度五更﹔
   血染千刀流不盡,佐他杯酒話春生。
2.  千百年來碗裡羹,冤深如海恨難平﹔
   欲知世上刀兵劫,但聽屠門夜半聲。
3.  干戈兵革斗未止,鳳凰麒麟安在哉﹔
   吾徒胡為縱此樂,暴殄天物聖所哀。
4.  汝欲延生聽我語,凡事惺惺須求己﹔
   如欲延生須放生,此是循環真道理。
5.  他若死時你救他,汝若死時人救你﹔
   眾生原同一種性,只是業緣別形體。
6.  血肉淋漓味足珍,一般痛苦怨難伸﹔
   設身處地捫心想,誰會將刀割自身。
7.  生離死別常惻惻,臨行頻頻復回首﹔
   從今此去不再還,心念念兒兒知否?
8.  誰道群生性命微,一般骨肉一般皮﹔
   勸君莫打枝頭鳥,子在巢中望母歸。
9.  一聲長嘆老牛哀,跪向屠門乞命來﹔
   白刃臨頭魂欲斷,紛紛淚落口難開。
10. 耕田辛苦幾經年,頸破皮穿未敢眠﹔
老命自知無足惜,前功還望主人憐。
按此'—图篇集〉!
__ )/__ 
我們人應該依照孔老夫子的話來做人,
孔老夫子說:
「見其生不忍見其死,
聞其聲不忍食其肉,
是以君子遠庖廚也。
.o0o. 
[参阅资源] --
不生病的要訣吃肉、不發脾

深信因果 · 生大怖畏 · 虔誠拜佛 · 發露懺悔



     擾擾紅塵皆虛幻
  緣起緣滅盡是空吳慧欽
〉[ 录音]。

    
懺悔禮拜·消業障 (摘文自聖嚴師父開示《禪的體驗》)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·打坐時,方法用不上,心頭妄想多,身體情況多,這些都是無始以來的因果障礙。本來師父的話,是為你們脫困解縛,可是你們聽到耳裡、進入頭腦一轉,反成了障礙、變成了煩惱。本來我把方法已經說得很明白了,被你一用,就是用力不上。你的心、你的頭腦,好像被鬼築的高牆擋住了眼前的視線與出路,門前明明是條寬敞大路,當你跨步出去,腳下踩的偏偏就是狗屎、牛糞。這些都是無始的
心障。這一生沒作什麼大惡,但就是障礙重重。要知道:這些東西都不在心外,而且不修行時不會發覺,反而越是修行,煩惱越重,障礙越多。不過,不要擔心,這是好現象,是修行用上力的徵象。這時該用懺悔的方法。
·佛法的修行中,有種懺悔的方法,稱作拜懺。拜懺時,如果只是像雞吃米一樣叩頭、嘴巴裡咿咿唔唔,而心裡卻不相應,那樣的拜法,不能說完全沒用,實際上功效不大,懺悔時,心中要坦誠,不隱藏自己應面對的醜惡。經過幾天的修行,大家應當已有勇氣,面對自己的醜惡面了。
·從外表看,每一個人都很好,但這是假的。裝假也很好,對別人假,表示知懺悔、知羞恥。平常對自己假也很好,否了;要赤裸裸地,就怕自己揭露得不夠徹底,鞭策得不夠痛則活下去的勇氣都沒有。但在修行的過程中,不能再裝假快。
·懺悔,就是面對自己。面對自己的過去和現在。昨天講了,修行就像掏千年陳茅坑,要把陳年茅坑裡的臭氣翻攪出來,讓你自己嗅茅坑裡的臭氣。臭氣發散得越多,就越乾淨。就怕你捨不得掀自己的陳年茅坑,狠不下心來面對自己,那就真的很可憐了!
·現在,一面禮拜,一面注意自己的缺點。注意力不在身體動作,而是專注自己的缺點。對不起人的、對不起自己的,那就是缺點。有人認為自己沒有任何對不起人的,可能嗎?是人,就有人的業報和習氣,就不會說沒有缺點,每個人都是滿心的創傷、滿身的瘡疤,你要捨得忍得,把瘡疤一個一個揭開來,否則便不知道自己有多醜陋。
·不必講給師父聽,師父不需要知道,你應該面對你自己,痛下針砭,懇切懺悔。現在開始,拜下去!慢慢地拜。打開心胸,面對自己,痛加鞭策,你才有希望心得安寧。
·我們經常是眼睛看人,說這個不對、責那個不好。很少能想到,自己比他人更差。經常原諒自己而埋怨他人,這就是可惡的一面。
·想想看,自己對得起誰?對得起父母?孩子?老師?朋友?長輩?同事?對得起自己嗎?有沒有糟蹋了自己?父母生了我這塊材料,有沒有好好用它?還是把它糟蹋了!自私!自大!自欺欺人!這麼荒唐的人,不願先悔過就想開悟嗎?現在,大家起來,把眼淚擦掉!
·把剛才的慚愧和懺悔擺下,不要再去想剛才的事。我們要能夠隨時隨地檢討,也要能隨時隨地說放下就放下。知慚愧、知懺悔之後,馬上要用方法。因為慚愧心生起之後,心情就容易穩定,心氣沒那麼浮躁,也就比較容易用功了。身體交給坐墊,心念交給方法。_)/_         

如何正確理解“萬法皆空,因果不空”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○日出靈山

師云:“萬法皆空,因果不空”。
問:因果也在萬法之中,為何不空?
答:“第一,因果轉變不空,因變成果,果又變成因﹔
第二,因果循環不空,因果循環,善有善報,惡有惡報﹔
第三因果相續不空。因為有轉變、循環、相續三種因果,所以因果不空。”
●理解:萬法皆空,因果不空”這兩句話,分開來說各成正理,如果連在一起,做方便說,其以悲心願重欲度凡夫不致墮落,亦無可非議。但是欲覓無上菩提必不可得,倘有邯鄲學步者誤謂是說為了義,即有謗法之嫌。理由是:
1、[萬法皆空]- 是佛法佛法就是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。這個法,“實無有法如來可說”,既無所說、又無所有、因畢竟空、故不可得,《心經》云“是諸法空相、無智亦無得”,諸法也就是所謂的萬法,這個萬法,包括因果。說到究竟空處,空相亦空,經云“不生法相、不應取法、不應取非法”,實無一法可得。佛在《金剛經》上說:“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乃至無有少法可得”,六祖說“本來無一物”——萬法皆空是這個意思。這個境界就是見性。因此,萬法皆空,說到底是見性成佛的境界。在這個境界裡萬法皆空,因果亦空,應該是理所當然的事情。
2、[因果不空]- 是世間法在世間法裡,所云“因果的轉變不空、循環不空、相續不空”等因果的法則,才稱得上是顛扑不破的真理,說穿了,因果法則隻是一個相對真理,三界六道是因果的世界,是凡夫的世界(如果是由聖入凡,出入無礙者此又另當別論),在這個世界,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罪、無不是業,無不受著因果業力的支配。因此於此法中非但因果不空,萬法皆不空。不空是因為不見性,見性即空,未見性即不空。因而,如果未見真如本性,妄言本空,作惡無過,撥無因果,那麼因果報應,就不能避免。
3、所云“轉變、循環、相續”等相,都是世間的有為法、生滅法、輪回法、外道法,不是佛法。佛法實無一法可得,更無所謂轉變、循環、相續等相。祖雲:“何其自性本自清淨”,自性清淨即是心空,即是諸法空相、萬法皆空,無智無得。空而無得,因果何來?若有因果即是染污,染污不是佛法。祖雲:“何其自性本不生滅”,既無生滅、何來循環?若有循環即是輪回,輪回不是佛法。祖云:“何其自性本不動搖”,既無動搖,何來轉變?若有轉變即是無常,無常不是佛法。又如《金剛經》所言,三心本不可得,既無過現未來,何來相續等相?若有相續,即是妄想執著,妄想執著不是佛法。故《 達磨血脈論》說:“成佛須是見性。若不見性。因果等語。是外道法。若是佛不習外道法。”
4、所言“萬法皆空,因果不空”,是告誡我們,不要聽說萬法皆空,就以為因果也空了,那隻是究竟空理,凡夫不要空談空理,而應立足現實,於世間法中修行,務須深信因果,修十善業,這種說法無疑是正確的,也是必要的。但是有者誤傳誤會導師語意,認為修到畢竟空處仍有一因果不空,如果這樣想就錯了。因為因果就是系縛,使人不得解脫。因果如果畢竟存在,世上就不會有解脫的聖人了,怎麼修都有因果在盡頭候著,那樣誰還有超越的希望呢?
5、綜上所述,“萬法皆空”與“因果不空”,這是兩個不同概念,涉及兩個不同范疇,代表兩個不同境界。若作同日之語,則正解亦可。如若將出世法混同於世間法,強於萬法皆空之外別立一法不空,即如祖言:“但有少法可得。盡是謗佛。”

《聖嚴法師禪修精粹》  -  面對嗔怒,寬容是一種美德==〉http://www.rushiwowen.org/category-18-02-040.jsp
[言語]:
可以表現一個人的高雅,也可以表現一個人的粗俗。
言談高雅即行動之穩健﹔說話輕浮即行動之草率。
把話說到心窩裡】— 说话的艺术   参阅“弟子規易解
好言一句三冬暖、惡語傷人六月寒!
一句話能把人說跳
一句話也把人說笑
言語是思想的衣裳
談吐是行動的羽翼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)/
慧人生
·大家知道,相聲是一門語言藝術。
我們不難看出,相聲正是很好地利用了語言這種交流工具,巧妙地調動聽者的情緒,讓聽者興奮起來,大聲笑出來,它足以說明善說與不善說的區別,很難想像一個人想什麼就直接說什麼會演好相聲。
·話說得合適,不僅能體現出自身修養的高雅,也能夠讓別人很舒服地接受你的觀點或意見,使人願意接近你,沒有誰喜歡那種經常用惡語傷人的人。  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·【說話的藝術· 五戒言五善語。。
切勿說抱怨的話,常會說寬容的話;抱怨帶來記恨,寬容乃是智慧
切勿說諷刺的話,常會說尊重的話;諷刺顯得輕視,尊重增加瞭解。
切勿說拒絕的話,常會說關懷的話;拒絕形成對立,關懷獲得友誼。
切勿說命令的話,常會說商量的話;命令指示接受,商量才是領導。
切勿說批評的話,常會說鼓勵的話;批評產生阻力,鼓勵發揮力量

。 。 。 。 。 。 。 。 。 。 。 。 。 。 。 。 。 。 。 。 。 。 。
。。人若能守住口業,即成佛一半 (!)
九華山136 歲老尼師
九華山有位老尼師,年紀已136歲,身體健朗,從出家至今從不講任何閒話,開口閉口一句“阿彌陀佛”;有人問她話,若有關修行,則正面開示數言;若非關修行,則閉口不答;生活簡樸,三餐起居生活,完全自己料理,從不假手他人。
老尼師之德行馳名鄉里,若有人生病,醫藥難治,皆來乞求老尼師加持,老尼師皆以手掌拍頭三次加持,病即獲痊癒,此為念佛三昧功德之力。老尼師之德名感召大陸數家電視臺爭相採訪,老尼師於鏡頭前,仍一心念佛,泰然自若,不為所動,任憑記者訪問,從不答話。
師父曾言:“女眾無論在家出家修行,若能守住口業,則成佛一半。”從老尼師之修行,便可體悟念佛實相功德與口業的真實相。當知:
  “口業”是女眾修行最難克服的業力;
  “口業”是女眾修行證道的最大阻力;
  “口業”是女眾修行最大致命殺傷力;
  “口業”是女眾墮入惡道的主要業力;
  “口業”是女眾往生西方的最大抗力;
  “口業”令道場不得清淨,是非不斷;
  “口業”令僧團不得和合,法道不興;
  “口業”令眾生退失道心,斷人善根;
口業之罪甚重無比,女眾修行若不斷“妄語、惡口、兩舌、綺語”四種口業,當永遠在惡道受“苦口無量”,出脫絕對無期。故女眾修行。為人處事當要謹言慎口為是,方能不墮入惡道輪回受苦,得證西方菩提 !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口業勸戒

口誦佛名如吐珠玉(天堂佛國之報)
口宣教化如放光明(破人迷暗)
口談無益如嚼木屑(不如默以養氣)
口好戲謔如掉刀劍(有傷人)
口道穢語如流蛆蟲(地獄畜生之報)
口說善事如噴清香(稱人長同)
口語誠實如舒布帛(實濟人用)
口言欺詐如蒙陷阱(行則誤人)
口稱惡事如出臭氣(說人短同)
行善的人快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—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摘文聖嚴師父開示的「學佛與修行」

·好人不寂寞,善人最快樂。時時處處助人利人,也就會在時時處處感到最幸福。看到別人因為你的幫助而解決了困難,你便會有一種安慰。例如曾在馬路上救了一個差點被汽車撞到的小孩,以後你再看著他長大,一直到他成年,再看到他,你都會感覺到高興、很滿足,他能活到那麼大,因為是你救了他。
·又比方你曾牽著一位老人家過馬路,以後當你再看到這位老人家,你的心裡都會很高興,你會想到自己曾經牽著他的手過馬路,自己曾做了一件好事。
·如果你經常做好事,心裡就不會有壞念頭,不會有煩惱。常常成人之美,就不會計算人家,做了好事也不會計較,見到任何人心裡都會很歡喜。
·所謂「助人為快樂之本」,行善的人一定快樂,身為佛教徒,更應該多行善、多幫助他人。 
台灣慈濟會領導法師證嚴上人  

2011-04-22 22:40:00公共電視報導:證嚴法師 獲選時代全球百大人物 -


近代往生事迹 - 道証法師
於民國九十二年農曆六月十九日觀世音菩薩成道日預知時至,回歸彌陀願海。
 最後遺言 ──            是佛在念我不是我在念佛  
  民國九十二年(公元二00三年)七月十八日(農曆六月十九日,觀音菩薩成道日)凌晨, 道証法師還是一如往常,正念分明地念佛,她問一旁陪著念佛的人:“這個時候,誰能來幫忙?”她回答:“誰都沒辦法,只有阿彌陀佛!”道証法師堅定地說:“對!只有阿彌陀佛!”就繼續靜靜地念佛……。
  隔了一會兒,法師又說:“念佛不要著事相,重形式……。我現在要講的話很重要,你要記住!我現在是用盡全身的力氣講這些話……,念佛的心態很重要,你知不知道念佛的真義?念佛的心態是‘佛在念我’,不是‘我在念佛’。……我已經完全明白、了解了!”法師這時候看起來仍是信願堅固、沈穩安詳,意識非常清楚。
  就跟平常一樣,師一邊念佛,一邊開示旁人念佛法要。然而,這一次,她開示這一段話後,右側臥,小聲念了幾聲佛號就往生了,時間是凌晨兩點四十分。
  道証師往生時,吉祥臥,安詳舍報生西,享年四十八歲,僧臘十七,助念廿三小時后,由剃度恩師及常住大眾師合力淨身入殮,遺體柔軟異常,剃度恩師不禁說出:“上品上生!”在大眾師及蓮友熱誠的助念八日八夜日夜不斷,連同三時系念法會、追思會估計參加者超過上萬人次

古德云:「欲知前世因,今生受者是;欲知來世果,今生作者是。」
應知因緣果報,非由上帝、閻王安排,而是自作自受。
故曰:「各人吃飯各人飽,各人因果各人了。」

— 朝夕埋首忙、煩惱永不斷 —“人亦無異”也! 
盲龜遇浮木孔_[佛說泥犁經]
  佛言。人在三惡道難得脫。譬如周匝八萬四千里水中有一盲龜。龜從水中百歲一跳出頭。寧能值木孔不中。諸比丘言。百千萬歲尚恐不入也。所以者何。有時木在東龜在西。有時木在西龜在東。有時木在南龜在北。有時木在北龜在南,有時龜適出頭。木為風所吹在陸上。龜中百歲一出頭。尚有入孔中時。人在三惡道處。難得作人過於是龜。何以故。三惡處人。亦無所知識亦無法令。亦不知善惡。亦不知父母。亦不知佈施。更相瞰食強行食弱。如此曹人。身未曾離於屠剝膿血瘡。從苦入苦從冥入冥。惡人所更如是。
五戒成人格·七佛尚蟻身
  佛教《雜阿含經》云:「人身難得,猶如盲龜遇浮木孔。」然而既得人身,卻命在呼吸間,一氣不來,就結束生命。一失人身,萬劫難復。再者,佛在靈山指一隻螞蟻與其弟子說:「已經過七尊佛出世,此蟻尚未脫離蟻身。」可見得一人身何其難也。但要了生脫死,不入生死輪迴,唯以人身才能修行。
  欲想來世再得人身,必須在此生建立端正人格,必須守住五戒。五戒者:一、不殺生;仁也,二、不偷盜;義也,三、不邪淫;禮也,四、不妄語;信也,五、不飲酒;智也。此乃佛門五戒,其與儒家五常息息相關,是成就人格的基本條件。至於既得人身,何以又有「富貴貧賤之別,恩怨情仇之苦」?這一切皆肇因於個人宿世造業有善惡多寡之別。
_||_|||_||_(按图:表演影片)
十方一切諸眾生,二乘有學及無學,
一切如來與菩薩,所有功德皆隨喜。
十方所有世間燈,最初成就菩提者,
我今一切皆勸請,轉於無上妙法輪。
諸佛若欲示涅槃,我悉至誠而勸請,
唯願久住剎塵劫,利樂一切諸眾生。
所有禮讚供養佛,請佛住世轉法輪,
隨喜懺悔諸善根,迴向眾生及佛道。